本网讯(文 吴迪 周望怀/图 薛松涛)7月5日下午,应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侯永丹博士邀请,日本福井大学陈竞鸢教授在教师发展中心1305多功能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A concept of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motivated by nanotechnology”的学术报告。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师生5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永臣主持。

讲座中,陈竞鸢凭借对纳米技术的深刻理解,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双电层的组成和结构,进一步丰富了双电层的概念,为纳米尺度上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在讲座现场,多位老师和同学就陈竞鸢所讲的纳米尺度双电层模型开展积极的互动,向陈竞鸢请教了多个“双电层储能机理”方面的疑惑,得到了陈教授的耐心讲解和详细解答,对大家以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最后,熊永臣代表参会师生再次向陈竞鸢教授致以最真诚的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审稿 张默)
陈竞鸢简介
陈竞鸢1982年2月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1990年4月-1996年3月在福井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担任金泽大学理学院讲师,犹他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2001年10月任福井大学工学部应用物理学科讲师,2002年4月晋升副教授,2017年4月晋升教授,2023年被授予荣誉教授。她致力于界面物理和基础电化学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她将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为四个研究课题:(1)微电极;(2)一氧化氮生态系统模拟实验;(3)多相分散体系的电化学分析;(4)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推进双电层电容的研究。
在福井大学期间,她先后培养了161名本科及硕士生,以及36名博士生。其曾任日本极谱学会理事、国际期刊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Chemistry客座编委、Electrochem编委。历任环太平洋科学会议2015、2021年度电化学分析研讨会的组织者,是日本基础电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