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 张倩文/图 张倩文、钱坤)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举措。机械工程学院以持续夯实“三全育人”体系为出发点,以落实推进“三航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围绕“德育为先、智育为本、体育为基、美育为贵、劳育为要”的育人整体思路,全力促动学生成长成才,奋力实现“面向人人、人人出彩”的育人格局。
聚焦“扶志启航”,以理想引领筑实育才之魂
学院以“学海领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等活动为抓手,对“四困生”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因人施策制定大学发展规划,不定时深入课堂、走访寝室,与学生促膝谈心,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破解难题。
岳诗丽是机械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崔海英结对帮扶的学生。刚到校时,岳诗丽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在学校还适应吗?学习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及时说出来,我们都会帮你解决。”第一次见面,崔海英就拉着岳诗丽的手亲切地说道。为了帮助岳诗丽增强自信,崔海英鼓励她加入学校的社团,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和各项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不仅如此,崔海英还牺牲休息时间专门对她进行竞赛答辩指导,鼓励她克服内心恐惧,大胆展示自我。
“在崔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加入了学院的社团联合社、参加了‘高教杯’‘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在合唱比赛、诗朗诵、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从最初面对众人讲话就倍感紧张,到如今面对台下观众可以从容不迫微笑应对,我褪去了胆怯,战胜了自我,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进步,更和崔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密不可分。现在,我已经光荣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也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在以后生活中,一定更加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学院的学海领航交流会上,岳诗丽难掩心中的激动,详细讲述了进校一年来自己的成长。

聚焦“红色导航”,以擦亮底色筑牢育才之基
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红色教育融入学生培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培根铸魂,沁润育人底色,激励青年学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学院组织学生赴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红色展览、党史知识、趣味运动、红歌献礼等环节的融合,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真正实现了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思政课程“动起来”,让革命薪火“传起来”。
期间,习惯了平日在校园生活中饭来张口的同学们,走进农家菜园、下到农家厨房,或开展除草,或进行采摘,或下厨烹饪。“戴上手套,铺上海苔,将米饭搅拌散热后置于掌心,微微压平,然后加上肉松、火腿、生菜等配料,再卷起来,一个美味、精致的饭团就制作完成啦!”在学院分党委书记崔海英的指导下,同学们既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也感受到了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用心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要弘扬‘自找苦吃’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引领者。”崔海英说道。

聚焦“文化远航”,以涵育德行筑强育才之本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帮助学生涵育德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所需。学校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实施“文化远航”,持续拓展丰富文化育人渠道,激励青年学子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践行者,不断涵养育人基底。
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学院老师们走进宿舍,为学生送去了一份份粽子和牛奶,和学生共同感受着传统节日里的浓浓温情。“寝室生活还适应吗?”“期末考试复习准备得怎么样啦?”“要少熬夜多锻炼,按时吃饭。”在走访中,各位老师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家的生活学习情况,并共同观看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欣赏了歌曲、舞蹈、戏曲、诵读、交响乐、民乐等多种艺术,真切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强大魅力。
“上学有时很想家,学校慰问带给我们极大的关切,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同时,我也增长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民俗知识,也坚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自信。”学生岳诗丽动情地说道。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这是育人的初心所在,也是育才的目标所向。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机械工程学院将不断拓展“扶志启航”“红色导航”“文化远航”的作用发挥,持续夯实完善“三全育人”体系,为更多学生赢得出彩人生奠定基色。(审稿 崔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