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李志强)4月30日,汽车材料学院热闹非凡,一场以“砺材笃行·劳育赋能”为主题的劳动成果创意作品展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展览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科技作品、非遗手工艺品和廉洁文化创作,生动展现了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文化传承融合的独特魅力。

科技为笔:3D打印重构材料边界
劳动教育赋能专业能力。走进3D打印展区,仿佛进入了一个“未来工厂”。学生们用3D技术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作品:有精细还原的汽车零部件模型,有充满科幻感的建筑结构,甚至还有用环保材料打印的迷你盆栽花盆。这些作品从设计到成型,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导老师表示:“劳动教育不仅教会他们技术,更让他们懂得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针线传情:让传统手艺“潮”起来
劳动教育赋能创新思维。非遗手工展区人气爆棚,这里陈列着学生亲手制作的金箔画、刺绣包包等作品。金箔画上,传统的龙凤图案在光影下闪闪发光;帆布包则用刺绣点缀着现代卡通元素,既有古风韵味又不失青春活力。参与创作的同学们分享道:“一针一线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到精致,需要极大的耐心。这让我们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多了一份敬佩。”
方寸之间:作品里的廉洁与文化
劳动教育赋能人文素养。“笔绘廉韵”展区用小小的书签和手抄报传递了大大的正能量。学生们将二十四节气与廉洁主题结合,设计出节气主题书签:立春的柳枝旁写着“清风正气”,秋分的稻穗下印着“脚踏实地”。手抄报则用漫画和短故事讲述廉洁典故,有趣又有深意。这些作品还被制作成校园文创,成为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廉洁小助手”。
汽车材料学院始终相信“动手是最好的学习”。这场展览不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汽车材料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们在科技探索中夯实专业能力,在文化创作中感悟传统之美,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劳动教育为纽带,培养既有扎实技能、又有文化底蕴的新时代材料人,让“劳动创造价值”的种子在更多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审稿 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