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王宸)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4月9日至10日,汽车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王宸、机械设计系主任任爱华、机电工程系主任袁海兵、智能制造系主任王永泉和实验室主任陈勇一行先后赴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苏州工学院(原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革新及产业学院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通过借鉴长三角地区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4月9日上午,王宸一行与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郝飞及学院系部主任、实验室主任等进行了交流,重点围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工智能+机械”的课程改革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重点考察了其“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该校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室、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等方式,将智能制造领域的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技术融入课程设计,其“理论—实践—科研”递进式培养体系对优化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月9日下午,王宸一行与常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何亚峰、机械工程系主任王洪亮、智能制造系主任华洪良进行座谈。何亚峰介绍了该院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课程建设和产业学院建设情况。王宸一行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改革和产业学院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随后,王宸一行在何亚峰陪同下参观了学院江苏省高校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阀门学院及智能测控技术创新实验室等。

4月10日上午,王宸一行调研走访了苏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院院长郑雷、副院长吴健、张斌及部分系部主任、实验室主任参会。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课程改革、产业学院建设和学院系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随后,王宸一行参观了学院智能电梯产业学院和智能制造实验室。

此次调研中,长三角高校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经验为汽车智能制造学院提供了宝贵思路。未来,学院将结合自身“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汽车产业需求深度对接,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理论水平、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审稿 崔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