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吴晴)金秋九月,和风送爽。9月15日下午5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导师见面会在材料学院实验楼303教室顺利召开。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红霞教授,材料学院院长黄海铭教授、副院长王天国教授、研究生新生导师、研究生班主任及23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了此次见面会。会议由黄海铭主持。

会议伊始,黄海铭首先对2023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祝贺大家成为材料学院大家庭的一份子,也对他们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涯给予了诚挚的祝福。黄院长希望研究生们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挑战自我,适应角色转变;目标明确,做好人生规划;勤于钻研,勇攀学术高峰;坚守底线,恪守学术道德。
其次,王天国围绕学校发展概况、学院学科专业介绍、学科研究方向特色、研究生招生培养情况等方面向研究生新生们做了简明又幽默的讲解,消除了同学们刚入学院的陌生、拘谨,拉近了学院与学生的距离!

学院23级研究生班主任王越博士,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兵副教授、曾大新教授等作为导师代表,也从多个角度寄语新生。其中,王越强调了实验室安全问题、学术学业诚信问题、个人目标问题,鼓励大家养成自律好习惯,并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李兵提醒大家要尽快适应角色变化,学会做科研,学会沟通,自信又充满力量地产出高水平成果。曾大新勉励同学们:珍惜并充分利用研究生时光,提升能力素质,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学会深度思考探究,学会方法转化,提升学习效率,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积累储备,精彩度过研究生生活!
为拉近研究生新生们与导师的距离,在每人一分钟的自我介绍以及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勇于展示自我,表达自我,针对自己比较关心的专业方向选择、文献阅读理解、科研角色转变融入、研究生生活规划等提出的疑问,研究生导师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

最后,张红霞用3个“三”为本次研究生见面会做了总结:一是“三张名片”,用万山来朝的武当山,勉励同学们学会举一反三;用柔软有力的汉水,勉励同学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颇具地方特色的东风车,勉励同学们要走向更远。二是“三种精神”,工匠精神,要拥有经受千锤百炼的毅力,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工程师精神,要学会发现科学问题,养成阅读习惯;科学家精神,要拥有发现前人未发现真理的勇气,培养自身科学家思维;三是“三种管理”,学会服从管理,在学校、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好自我管理,做好学业投入、生活时间的分配;互助管理,学会从个体向群体、团队转变,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灿烂明天!(审稿 王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