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平台

  • 文章点击量排行

学校要闻

【重点实验室“打开看”】解码动力之芯,智驭传动未来: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编辑:邓玉洁  点击:  时间:2025-09-11  作者:  来源: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宣传部、研究生院

编者按

在湖北十堰这座“中国卡车之都”的脉络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始终是与产业同频的“技术脉搏”——这里不仅是培养汽车领域人才的摇篮,更是孕育前沿科技的“创新土壤”。而支撑这方土壤蓬勃生长的,正是校内一座座“藏”着尖端设备、活跃着科研团队、产出着关键技术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它们或许不像产业一线那样被大众熟知,却悄然成为汽车产业升级的“隐形引擎”:有的实验室里,新能源汽车电池正经历着“极限挑战”的测试,为破解续航焦虑提供数据支撑;有的平台上,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正通过算法迭代,让“车路协同”从概念走向现实;还有的团队,深耕轻量化材料研发,用克重更轻、强度更高的合金为整车减负……这些看似“高冷”的科研场景,实则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技术源代码”。

本次“重点实验室打开看”栏目,是一次对校内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全景式探访。我们相信,这些实验室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连接“科学”与“产业”、“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透过这扇“打开的门”,看到的不仅是一所高校的科研实力,更是一个区域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微观注脚。

欢迎走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重点实验室“打开看”》——让我们以镜头为窗、以文字为桥,共同探寻汽车工业创新的“源头活水”。


“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9年获批立项建设。根据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校研究领域的科研基础和学科积累,发挥我校在汽车动力传动和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优势,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汽车行驶与传动控制技术、汽车智能驾驶、车身电子与网络总线技术、汽车现代设计与轻量化技术、汽车NVH振动与噪声测试等研究方向。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拥有德国MAHA底盘测功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发动机台架、新能源动力总成台架等大型仪器设备,设备总价值达9000余万元。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中青年、高学位、高职称为主体、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实验室现有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2个,服务十堰“双百行动”;湖北省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现有研究人员12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授)48人,占37.2%;副高级职称47人,占36.4%;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2人,二级教授5名,享受政府特殊人才津贴人员3名。

罗永革,二级教授,博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内燃机学会会员,湖北省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副理事长。首位十堰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是自主知识产权混合动力客车及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控制关键技术的领军人物。

科研成果突出,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2024年度实验室考评结果为:优秀/标杆。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北省重大专项等各类课题50余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项目成果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东风风神E30系列纯电动轿车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成果获201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轻型强防护多用途越野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2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三年科研成果

1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一:王保华教授团队的汽车智能转向技术

在汽车智能转向、电动汽车动力学及集成控制、汽车列车主动转向及稳定性控制等方面掌握关键技术。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驾驶员模型研究;主动转向装置设计与控制、多轴车辆主动转向、汽车智能转向控制、汽车动力学仿真与控制。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二:吴桐博士团队的智能线控制动系统EMB方案

该方案可以满足商用车制动需求的电控机械制动器(EMB)结构方案、功能样机及硬件在环测试平台。该方案所建立的EMB结构特点包括:1.从气压盘式制动钳演化而来,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特点,能够方便地从EBS过渡到EMB,维护成本低;2.具有较强地通用性和扩展性,能够在装配同等规格制动器的车型中通用,只需要通过标定参数即可实现相应功能。此外,该电控机械制动器(EMB)具备以下优点:1.无需庞大而复杂的气压管路和元件,彻底消除制动时的排气噪声,有效降低车身质量和制动系统的复杂程度;2.可实现制动力更精确的控制、更灵活的分配和控制功能更高程度的集成,能够改善主、挂车制动一致性和协调性;3.目前,电控气压制动系统(EBS)核心技术被WABCO、KNORR、HALDEX等外国企业垄断,整车厂、零部件企业提前布局EMB有助于企业掌握线控底盘系统核心技术。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三:郭庆贺博士团队车辆车身位姿稳定性控制

该技术基于电液伺服主动悬架技术开展研究,针对整车主动悬架系统解耦控制问题、车身位姿稳定性控制问题以及作动器位移输出饱和等问题,分别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以解决现有多轴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时机动性差、车身位姿稳定性差等问题。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四:袁显举博士团队的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关键技术

连续阻尼可调是半主动减振技术在湖北省范围内无市场可得的自主高水平产品。本技术突破连续阻尼可调减振技术、先进减振产品模块集成与控制技术、先进控制策略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形成相应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及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样品,为进一步联合企业推动产业化提供支撑。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五:王生怀教授团队的零部件精密测量

该方案主要体现测量功能为测量直线精度达到±0.02mm,直线重复精度0.01mm;支持上下沉割槽圆度、半径/直径尺寸机器视觉检测和计算、上下沉割槽底部间距的机器视觉检测和计算、轴径尺寸的机器视觉检测和计算、档宽尺寸机器视觉检测和计算等测量类型。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六:陈君宝教授团队的智能工厂生产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智能装备,团队研发的智能工厂MES系统辐射了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计划(制定计划、智能排产)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点检、巡检、故障管理、隐患、预防)、状态监控(生产线信息互联互通:生产过程、设备状态等)、预测决策(大数据分析挖掘:主轴震动、刀具寿命、能耗等)、远程监控诊断(基于物联网云平台对设备远程监控与诊断)。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七:陈君宝教授团队的智能制造高级计划与排程(APS)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研发面向汽车零部件生产的APS,如图所示: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八:陈君宝教授团队的智能产品设计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智能产品研发的设计系统:实现了企业数字化产品设计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二次开发)。

代表性成果及关键技术九:陈君宝教授团队智能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支持

该技术主要针对智能产品轻量化与数字化设计,开展产品轻量化、有限元分析、产品检测、产品逆向设计和智能产品三维数字化设计培训与支持等工作。


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实验室深度融合汽车产业,将继续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汽车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审稿 刘红胜)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邮编:442002  接待/接访电话:0719-8238177 (08:00-11:30,14:30-17:30)

昼夜值班电话:0719-8511110    传真:0719-8260748     版权所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鄂ICP备1001407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