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平台

  • 文章点击量排行

学校要闻

【贯彻落实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引起热烈反响(二)

编辑:杜鹏  点击:  时间:2025-09-05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 新学期伊始,学校举行党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系统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服务支点建设重点任务,激励全校师生保持“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奋斗姿态,为学校在服务支点建设大局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指明了方向。我们特开设“贯彻落实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栏目,陆续推出学校在贯彻落实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方面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凝聚磅礴力量,激发昂扬斗志。


学工部:三措并举提育人实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工部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学生成长需求,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劲头,全面提升学生工作育人实效。

学工部部长王关锋表示,将强化思政引领,筑牢育人根基。秉持“成长成才路上不落一人”理念,实施大学生AUTO成长计划,深化“开学第一课”“最后一堂‘大思政课’”等主题教育,推动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并行,厚植学生服务汽车强国的使命感。

加速社区赋能,打造成长生态。落实“一线规则”,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建“思想引领、师生交流、学业促进、文化浸润、生活服务”五位一体育人阵地,推动 “大学工”数据平台与社区治理融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夯实队伍基础,建强思政主力。实施辅导员“强基赋能”工程,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依托辅导员工作室联建平台发挥辐射作用,打造与学生同心、与学校发展同频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三措并举强师资为学校跨越式发展赋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将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实施‘112’行动计划,筑牢人才根基。”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朱战炜说道。

朱战炜表示,将持续强化骨干人才引培。加大高层次和海外人才引进力度,高质量举办第三届车城青年学者论坛,精准引进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培育一批教学名师、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双师型”教师和团队,力争在国家级、省级人才培育上取得新突破。

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以提升人力资源效能为核心,完善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分类分级绩效薪酬制度,真正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生态。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弘扬尊师重教校园风尚,为人才创造保障有力、后顾无忧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引导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研究生院:锚定申博目标打造学科高地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强化学科内涵、锚定申博目标”要求后,研究生院负责人李建忠表示,将认真学习全会精神,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突破,助力学校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全力冲刺申博达标。实施申博攻坚行动,重点推进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点建设,同步培育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为新一轮学位点申报筑牢根基。

二是打造特色学科高地。融入湖北“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推进“4+20+X”学科梯队建设,深化交叉协同创新;稳定ESI工程学学科前1%地位,推动ESI材料科学学科尽快进入前1%,构建特色优势学科生态。

三是深化改革提教育质量。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以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为抓手推进科教、产教融合;结合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多举措落实全会精神筑牢平安校园防线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总结了上半年工作、部署了下半年任务,明确了平安校园建设要求。为落实“筑牢安全防线,建绿色平安和谐校园”,保卫处处长杨长春表示,将推出六大举措。

其一强化安全宣教,开展消防、交通、实验室等多领域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其二严抓消防安全,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组织消防活动与演练;其三规范交通管理,联合交管部门治理校园交通及电动车违规问题;其四排查安全隐患,通过多级排查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其五维护校园稳定,早处矛盾纠纷、强化情报研判与安保值守,联动多方开展周边治理;其六完善安全体系,整合工作小组,汇编制度预案,构建校园大安全格局。


武汉产学研基地:以“三个一流”抓落实 锚定一流谋发展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总结上半年成绩、明确下半年任务后,武汉产学研基地主任周恩德表示,将锚定一流基地目标、锤炼一流工作作风、用一流标准保发展。

周恩德说,四年来,基地按“四进”要求,以“每周车企行”等工作为重点,与100余家企业合作,年拓岗超1000个,获国家级产业人才基地等荣誉。未来将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永久基地建设,助力学生实习就业及成果转化,打造学校发展战略支点。


襄阳产学研基地四措并举创一流赋能校地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襄阳产学研基地将紧扣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聚焦创新育人、服务地方,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示范性产学研基地。

基地负责人赵新军表示,基地将优化制度运行,明确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学校汽车、材料等优势学科,构建“课程链—产业链—创新链”衔接体系,开设融合课程,推行“实习+毕业设计+就业”模式,借助三级产教融合平台,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强化科研服务,一方面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促成“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深入襄阳企业对接科研项目,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保障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学院锚定核心任务谋发展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学期伊始,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动员干部职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担当建功。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林飞飞表示,学院将紧扣下半年学校中心工作,摒弃“等、靠、要”思想,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与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切入点,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统筹推进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发展基础。

同时,学院将深入打造“传薪工程”“AI路同行”等品牌,坚守“一切为了师生成长”宗旨,以持续攻坚、善作善成的韧劲与担当,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学院力量。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三措深耕内涵建设赋能湖北支点发展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周鹏表示,学院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标申博目标,以“奋楫争先”姿态强化学科内涵,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学科建设上,错位竞争,凝练四大主攻方向并组建团队,在汽车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电能变换、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聚力突破,形成比较优势。

人才引育上,强化平台建设,持续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补短板;依托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推进博士进企业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育人工作中,打造“青禾拔穗”品牌,以学科竞赛深化科教、产教、赛教融合,提升国赛获奖率,带动学风与“五率”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智能网联汽车学院锚定三方向促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擘画了服务湖北“建成支点”大局、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蓝图。智能网联汽车学院党委书记曾小岩表示,将结合学科特色与实际,推动全会部署落地。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扛起政治责任,对标“党建创优再聚焦”要求,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将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各环节。

二是聚焦人才培养,深化“智能+汽车”专业改造,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模式,启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国际工程认证,推进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

三是聚力内涵建设,重点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组建四大学科团队,推进重点平台与项目,引育高水平人才,深化国际合作,举办相关国际论坛与学术会议,提升行业学术影响力。


汽车商学院服务支点建设大局彰显商科担当作为

党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为学校在服务支点建设大局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指明了方向。汽车商学院院长殷旅江表示,将明确定位细化任务,一是锻造产业服务“尖刀链”,紧扣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智能网联汽车链智库与全国首个商用车用户行为数据库,搭新能源汽车碳足迹云平台;二是构建学科交叉“新高地”,以“汽车+人工智能+管理”推动融合,共建数字供应链实验室;三是打造人才输送“主渠道”,实施“三个一百”工程。

同时,学院将从强化党建引领、作风建设、安全保障三方面确保实效,凝练党建品牌、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做实安全防范,以实干拼劲注入商科动能,助力湖北“建成支点”与学校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谋发展

学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学院党委书记计毅波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为全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贡献力量。

学院将紧抓办好思政课核心任务,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建好用好省级示范基地,加强思政课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对标省级一流课程标准,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打造一批思政“金课”。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选树教学名师和团队,凝聚学科方向,形成标志性成果。发挥学院在区域文化研究传播中的作用,打造高水平智库。围绕“施洋”党建品牌发力,培育样板党支部。以“施洋班”为载体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通过率,彰显法学专业特色。


设计学院:三措并举促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学校服务支点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蓝图,设计学院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部署落实举措,推动全会精神转化为发展实效。

学院党委书记黄进涛表示,要提升干事动能,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引导其树立主人翁意识,将个人成长与学校战略目标同频共振;优化人才培养,结合湖北产业需求,完善“智能交互设计”新专业,增设智能、数字化设计前沿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开讲座、办工作坊,培育高素质设计人才;强化科研服务,组织教师团队聚焦湖北万亿级汽车产业与地方文旅特色,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设计、非遗数字化传承等方向攻关,力争在省、国家级科研项目中突破。

黄进涛说,设计学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姿态提升办学水平,为学校发展和湖北支点建设贡献设计力量。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邮编:442002  接待/接访电话:0719-8238177 (08:00-11:30,14:30-17:30)

昼夜值班电话:0719-8511110    传真:0719-8260748     版权所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鄂ICP备1001407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