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学期伊始,学校举行党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系统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服务支点建设重点任务,激励全校师生保持“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奋斗姿态,为学校在服务支点建设大局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指明了方向。我们特开设“贯彻落实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栏目,陆续推出学校在贯彻落实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方面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凝聚磅礴力量,激发昂扬斗志。
团委:“三强化三提升” 凝聚青春力量助发展
“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紧扣“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目标,聚焦学校中心任务,以‘三强化三提升’为抓手,引领青年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团委书记杜祥军说道。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深化“车轮上的青春”音乐党团课品牌,用好青年廉洁与法治文化长廊,计划全年开展10场以上特色思政活动;擦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招牌,实施“青马工程”提质扩面。
强化实践赋能,提升服务大局贡献。组织《先生的汽车梦》音乐剧展演展现办学特色;保障11支“青年科技突击队”推进成果转化;完善“揭榜挂帅”机制攻坚“挑战杯”等赛事,深化“玩转汽车课堂”服务地方。
强化改革攻坚,提升组织运行效能。推进共青团改革,健全学生组织管理制度,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完善“班团一体化”机制。
杜祥军表示,校团委将以“开学即冲刺”姿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及湖北“建成支点”注入青春动能。
教务处:落实全会精神 赋能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召开后,教务处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紧扣湖北“建成支点”战略目标,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围绕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布局,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等5个本科专业,申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3个新兴交叉专业,推进“汽车+”“智能+”专业改造,为支点建设输送紧缺人才。
二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实施“620”卓越人才计划,推进“少农班”等试点班建设;启动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打造三级“金课”体系,推动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
三是强化产教融合促进“四链”衔接。拓展政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与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制定培养标准、开发课程,探索订单式育人模式。
教务处处长宫爱红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与湖北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科发院:多举措赋能科技创新 服务支点建设
学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锚定一流目标、锤炼一流作风、坚持一流标准,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湖北建成支点贡献汽院力量。
科发院院长张元好表示,作为科研管理部门,将深入落实学校高质量科技创新意见,践行“科技创新赋能”战略,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推进有组织科研。围绕“汽车产业链”,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布局前沿基础研究方向,通过设立博士启动基金、联合基金等激励教师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依托“百名博士进百企”“科技副总”等活动,推动成果转化与关键技术突破。同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升级现有科研平台,谋划新兴技术平台,共建政企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发挥智库作用,参与政府决策、企业攻关,为服务支点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离退休工作处:聚焦银发力量 为学校发展注入“银龄动能”
离退休工作处将紧扣学校中心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为学校“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添动力。
搭台育人传薪火。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理想信念教育“活教材”作用,组织其结合经历讲述校史校情与奋斗故事,引导青年师生坚定信仰。
深化“传帮带”育人才。推动资深专家教授与青年教师结对,在课程建设、科研攻关、师德涵养等方面精准指导,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多元参与促育人。组织老同志参与学生社团指导、社会实践督导及校园文化营造,延续育人力量。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李正桥说,将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深挖银发人才资源,发挥银龄优势,让离退休工作成为汇聚智慧、赓续精神、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国际合作交流处:多点发力破局 开创外事工作新局面
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及湖北建成支点,国际合作交流处将立足职能、主动作为,聚焦国际合作拓展、师生国际化培养、来华留学与文化交流品牌打造、国际学术与人才交流、教育出海等,多点发力,开创外事工作新局面,贡献外事力量。
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朱战炜表示,将多维度推进外事工作,全力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对外开放。在合作拓展上,持续深化与国外高校对接,拓展海外合作网络,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机构。在师生培养上,精心组织各类公派项目申报,鼓励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等渠道提升国际化素养。在文化交流上,扎实做好来华留学生招生,深耕“汉语桥”“国际暑期学校”等品牌活动。同时,强化外籍博士引智与国际学术平台建设,推进孔子学院提质增效,加快“鲁班工坊”落地,助力教育国际化迈上新台阶。
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践行“三全育人” 打造三大育人基地
学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擘画的发展蓝图凝聚共识、催人奋进。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书记陈战锋表示,将在校党委领导下,强化支点意识,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奋斗姿态,锚定学校中心工作,发挥全国样板党支部引领作用。
该支部将从三方面夯实党建根基:一是筑牢思想阵地,创新党建样板品牌;二是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凝聚力与战斗力;三是深化作风建设,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全力打造“文化育人基地、暖心服务基地、红色传承基地”。
具体工作中,支部将重点推进六项任务:优化馆藏资源建设、打造特色书香文化品牌、创新读者服务模式、健全学科服务体系、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以及突出档案校史的红色育人功能。
信息技术中心:以数字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为学校服务湖北“建成支点”大局,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蓝图与路径。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陶卫亮称,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目标,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事业深度融合,提供数字支撑。
具体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与基础支撑,完善信息化总体规划,优化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提升平台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二是聚焦智慧应用与数据赋能,升级智慧校园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深化大数据应用以驱动教育与治理升级;三是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汽车智能制造学院:攻坚破难 以学科优势厚植支点建设胜势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明确以汽院之为服务支点建设的任务,对动员全校“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意义重大。汽车智能制造学院党委迅速学习全会精神,切实将思想行动统一到校党委部署。
汽车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崔海英表示,将深化学习铸忠诚,持续开展学习教育,以党性锤炼筑牢政治根基;精准培训提素养,分层开展能力培训,聚焦能级跨越与科创引领,在博士点申报、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攻坚标志性成果;严抓作风固根基,健全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营造清风正气;清单攻坚促落实,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重点工作,建立党员干部攻坚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以师生担当厚植汽车智能制造服务支点建设优势。
汽车工程学院:以闯创干精神落实全会精神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胜利召开,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及学校发展指明方向。汽车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备受鼓舞,表示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贯彻全会精神,助力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
学院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铸魂育人”,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统筹学科、课程、师资及科研建设,落实“五育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深化“产教协同”,加强与东风汽车等企业合作,办好“海格班”“少农班”,对接区域汽车产业需求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三是聚焦“激发活力”,推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双规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学院党委书记杨亚会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凝心实干,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学深全会精神 聚力“十五五”开篇
“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成绩、部署下半年工作,站位高远、务实科学,备受鼓舞。”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党委书记张默说道。
为对接“十五五”发展,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将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湖北“建成支点” 使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与作风建设,并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从五方面发力:一是攻坚学科专业建设与学位点建设,对标光学工程博士点标准推进工作;二是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育力度;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谋划国家级平台申报、推进汽车未来技术学院科研平台建设;四是拓展国际合作交流;五是通过强学风、促考研等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张默说,未来,学院将以“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干劲激活师生创新活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十五五”新征程。
汽车材料学院:以“三个聚焦”落实全会精神
学校党委六届八次全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汽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杨陵郧表示,将以“三个聚焦”推动全会精神落地。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及时传达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明确目标任务,号召教职工领会“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要求,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实思想保障。
聚焦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围绕“内涵建设再深化”要求,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建设增材制造等新兴专业,推动传统专业转型;全力推进博士点建设,制定规划和时间表;强化科研与工程实践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
聚焦服务支点,彰显学院担当。对接湖北“支点建设”需求,做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及成形技术,布局新兴材料领域,促进产科教融通,提升服务地方能力,为湖北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