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 刘菊媛)近日,由宣传部牵头建设,学工部、校园建设与管理处等单位协助的红途引擎.汽车文化长廊初步建成,文化长廊建立在南、北校区连接道路上,不仅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学校深度挖掘和展示汽车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文化长廊以中国汽车工业和学校发展历程为脉络,分为初创、开放、壮大、向新四个部分。初创部分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艰难中起步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汗水与奉献。开放篇章则聚焦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工业打开国门,引进外资与技术,开启合资合作的浪潮。在这股时代春风的吹拂下,学校也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肩负起为汽车行业培育栋梁之才的重任。


壮大部分呈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积累、产能提升后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程,自主品牌崛起,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学院也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发展,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与汽车产业的发展相互成就。向新部分着眼未来,展示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学校也积极布局新赛道,在相关专业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发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汽车人才。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已形成浓厚的汽车文化氛围。以汽车名人名企命名的道路、摆放着各种汽车零部件的景观小品、展示中国汽车品牌车型的灯牌、充满汽车品牌浮雕的汽车文化广场等特色文化设施遍布校园。
学校还将进一步完善长廊建设,在长廊尽头建设少农园,制作孟少农雕像,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泰斗、学校首任院长孟少农先生诞辰110年;在道路沿线增设更多汽车文化相关的小品、雕塑、花艺、涂鸦等,并将其与学校的发展大事记相结合,推动汽车特色文化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长廊”,探索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审稿 刘红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