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虎202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恭逢盛世,迎来五十周年华诞。五十年栉风沐雨,五十年砥砺前行,学校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谋划全局发展,突出特色优势,优化结构布局,注重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学科水平,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而也正是在这一极具特殊意义的日子,我有幸成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职工大家庭的一份子,正式步入职场,开启人生新篇章。
回顾入职以来的日子,忙碌且充实,紧凑且愉快,须臾之间,这学期的工作也已接近尾声,确是该沉心静气,认真总结得失,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一年的工作。接下来,我将从心态、思想及工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陈述。
初入汽院那天,是金锣腾空的夏日,我的内心也如骄阳般火热且充满激情,憧憬着在这座家乡高校工作后的滴滴点点。如今,一年过去,对于汽院的情感也随季节的更迭而愈发亲近。在结束了二十余年的求学生涯后,交杂着担心和期待,我开始了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起初,面对本职工作,我没有太多具体的了解,正式接手后,总觉手忙脚乱,每天都有无数的疑问萦绕在脑海中,幸而有同事的耐心指导和解答,很多问题才有了头绪。职场成长必然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杨书记和曾院长的悉心栽培和教导激励更是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此外,同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相帮助同样让每天的工作充满了舒心和愉悦。其实,如此温暖的帮助不仅来自于学院内部,其他学院、职能部门同事同样会以最大的善意和理解为我们这些职场新人提供协助和支持,许多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在汽院的这段时间,我深深地感受到“求是创新”四字校训的深远意义,每位汽院人都以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锐意创新的理念精神为学校各项发展贡献力量,我深受鼓舞。尽管求学在校园,工作也在校园,但由于身份的转变,思想态度和处事方法也应随之改变,工作后,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勉励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育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端正自身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习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在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过程中,我秉持“三个一”工作理念:一切工作听从指挥;一再学习规章制度;一定全力解决师生问题。教学秘书工作涉及范围广,担负各类文件通知上传下达的工作职责,须严格恪守学校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按照时间节点收集材料,提醒相关老师和学生完成指定动作。此外,面对教师和学生所提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如果师生不便自行解决,也会亲自帮助其完成相关工作。
能够加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我深感荣幸。然而,一个学业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并不等同于一位合格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实现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对于初出校园的我而言仍具有巨大挑战。 高校教师常被冠以“高材生”的美称,然而,能成事者,仅有才华傍身并不足以支撑其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在“德”与“才”两者的关系上,如果重“才”不重“德”,“虽能济世,亦能败俭”;或是只重“德”,不重“才”,“操守随清,不能办事,亦何裨于国”,所以“德”与“才”两者不能偏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将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规范,积极承担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工作始终。这一点同样是鞭策我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宝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说法同样也得到现实情况的映证。立德树人已然成为高校教师施教育人的根本任务。在新的一年,我将继续注重自身品行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敏感度,提升政治鉴别力,培养职业道德情怀,不断更新职业理念,拓展思维,提升水平,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五秩峥嵘,弦歌不辍;悠悠历史,薪火相传。建校五十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校友在各行各业努力成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栋梁和骨干。
“岁月峥嵘,而屡更精力勤劳。”让我们牢记“求是创新”的校训,牢牢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与时俱进,提高工作能力,助推学校发展,共同谱写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作者:汽车工程师学院 江婧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