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平台

  • 文章点击量排行

学校要闻

【喜迎党代会·成就巡礼】数据中的汽院发展(一)

编辑:广娟  点击:  时间:2021-09-29  作者:  来源:

编者按:12年风雨兼程,12年砥砺奋进。12年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接续奋斗,谱写了事业发展新篇章。在迎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特推出“成就巡礼”系列稿件,通过对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梳理,集中反映学校这12年来的发展变化。

一、优化专业布局,彰显专业特色。学校立足湖北,面向行业,围绕汽车新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汽车、材料、控制、机械为主干,以管理、信息、人文为支撑,深入推进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积极探索复合型技术与服务人才培养,构建以“汽车设计、汽车材料、汽车制造、汽车传动与控制、汽车信息化与智能化、汽车服务”为核心的六大专业集群,形成了以汽车、机械、材料、控制为主干,以管理、理学、信息、人文为支撑的涵盖整个汽车产业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学校共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专业23个占56.10%、理学专业4个占9.76%、文学专业2个占4.88%、法学专业1个占2.44%、经济学专业1个占2.44%、管理学专业8个占19.51%、艺术学专业2个占4.88%。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内涵。贯彻落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方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新工科、新文科为引领,主动适应、对接国家战略发展新趋势,推进“双万计划”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化发展,目前学校建设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教育部新工科在建项目3项,以“优秀”结论结题2项。

三、“以学生为中心”,扎实开展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打破“以知识传递为重点、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范式,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深化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学改革,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加强专业负责人和教学团队建设,获批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10个省级教学团队。

四、产教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实践教学。扎实推进平台建设,与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深度联合,构建以“重实践、强能力、育素质”为目标,以政校企协同育人为特色,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支撑,以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产教融合大平台为依托共建学院、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4项。

五、深化教学改革,凝练教学成果。以“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继承创新、整合提升,促进共享、提高效益”为原则,坚持不懈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通过项目驱动式管理,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热点问题和我校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培育创新性教学成果,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六、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积极开展专业三级认证、专业评估与对标建设,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条件与质量保障各项工作,构建高质量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本科教育。目前学校有2个专业已经通过认证,4个专业已经接受教育部专家进校考查或认证申请被受理。

未来5年,学校本科教学将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四个优化和五个加强”这条主线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特色;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统的“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从传统的“结果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研究导向,优化实践育人机制;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内涵建设,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邮编:442002  接待/接访电话:0719-8238177 (08:00-11:30,14:30-17:30)

昼夜值班电话:0719-8511110    传真:0719-8260748     版权所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鄂ICP备1001407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204号